“开盒”:网络空间中的“道德私刑”

V圈的“开盒”在最近两三年变得越来越普遍,尤其是在大陆强实名的政策推动下,基本上通过QQ绑定手机号就能得到包括身份证在内的所有个人信息。而多次的社工库泄露和流通在TG的暗网,使得个人隐私在目前的互联网上无处遁形,目前几乎所有较知名的虚拟主播均经历过开盒,并且有些人的隐私信息被长期跟踪。

文章首先会解释文章涉及到的相关概念,再介绍“开盒”涉及到的内容和具体表现形式,之后会对涉及到的群体心理动因进行分析,再引出“开盒”的本质和背后的社会背景,最后给出现状和可能的策略。

一、概念界定

V圈: 即虚拟主播圈,虚拟主播在海外被称为Vtuber,在B站则被称为Vup。虚拟主播即使用虚拟形象而不是真人或者电台形式进行直播的主播,通常分为“虚拟形象”和“中之人”。拟剧论可以用来理解V圈中“虚拟形象”作为一种“前台”表演,而“中之人”则是“后台”的真实自我。这种前后台的区隔,既是V圈文化的魅力所在,但也成为了“开盒”狂欢的诱因。原教旨主义的虚拟主播一定是有自己的设定并且严格遵守,但是发展到现在也没有严格的界定,很多情况下也只是单纯用虚拟形象营业。

动作捕捉: 虚拟主播得以实现所依赖的技术便是动作捕捉,源自于计算机视觉,而通常分为面部捕捉和全身捕捉。目前有2D和3D的虚拟形象,而由于3D虚拟形象对资源要求较高,且家用3D价格不菲,因此绝大多数都会选择使用2D的虚拟形象,目前的面部捕捉只需要通过一台手机即可完成。3D的动作捕捉则会涉及到动捕服,以更好地捕捉并还原人物的身体动作。

V圈主播划分: 简单分为个人势、企业势和挂靠公会的个人势。个人势指的是中之人通过个人经营账号,例如自己去联系画师绘制虚拟形象,自己负责经营粉丝群体,好处是收入只会有平台抽成并且没有外部的业绩压力,但是一个人负责就要求丰富的经验并且会很消耗精力,包括约稿、直播、视频创作、粉丝经营等等。企业势通常会招募对应的中之人,并且会提供虚拟形象,一般会有运营负责处理相关的事项,中之人则可以更多关注于内容的呈现。挂靠公会的个人势类似中间形态,公会可以提供某些帮助和资源,例如更好的收益分成、礼物的制作和发货等,不过公会也可能会有不少的雷点,总是会出现类似的曝光事件。

企业势/公会签约: 企业招募中之人时会签定合同,通常由于主播的性质,只会得到一份合作协议,而不是公司劳动合同,也就意味着没有社保和后续的职位晋升等,而且一般会有高昂的解约违约金和竞业条款。

“盒”与“塔”: 虚拟主播会使用虚拟形象的账户进行营业,而相对应的会有中之人自己的账户,通常将中之人在公共渠道的公开信息称为“塔”,例如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发的自拍或者发表的言论。而“盒”则涉及到更加隐私的内容,包括身份信息、酒店记录和医疗记录等,涉及违法获取。由于大陆的网络环境,通常在大陆论坛或平台里能看到的更多是“塔”的消息,很多人也常常以“塔”的公开性来为自己的行为辩护,认为公开“塔”信息是合法合理的。

社工库: 指的是通过社会工程学方法收集的个人信息数据库。这些数据库通常包含大量的个人隐私信息,如身份证信息、手机号、住址、各种记录等。由于早年的技术问题,数据库被大量泄露,此外还有内部人员泄密。而社工库没有包含的信息,也会通过互联网上的消息进行跟踪,具体可以参考一句话安全须知

二、“开盒”

在所谓的“开盒”中,开盒者会通过社工库或者其他渠道获取到个人信息,再经过整合后将信息公开。由于Telegram相对更为安全且监管较少,因此开盒者通常会在该平台上发布信息。此外,会有其他人会将信息进行选取,发布到其他的平台或社群,包括但不限于QQ、B站和贴吧。

在一次“开盒”事件中,主要会涉及到下面不同的角色:

  • 被“开盒”者: 受害者,承受着隐私泄露和潜在网络暴力的双重压力
  • “开盒”者: 少数的几位有能力和胆量发布隐私信息的人,他们往往将自己视为“真相”的揭露者和“正义”的执行者,认为自己只是揭露了真相,并不对潜在的后果负责
  • 围观者
    • 乐子人: 积极参与“开盒”信息的传播和评论,他们通常会对受害者进行人身攻击、人格侮辱、等行为,甚至不少人会直接去受害者面前跳脸,例如在评论区或者直播间刷相关信息。在围观者中往往会出现某几个“意见领袖”,对选取的信息添加自己的评论后在国内平台发布
    • 一般看客: 出于好奇或其他心理,会查看泄露的信息,但仅限于查看
  • 被动接收消息者: 在群聊、论坛等渠道,被推送到相关内容,他们对“开盒”信息可能会有不同的反应,也可能转化为“一般看客”甚至“乐子人”
  • 公权力: 公权力(如警察)往往难以发挥有效作用,由于“开盒者”通常位居国外,跨国调查和抓捕尤其困难,导致执法难度大
  • 平台管理: 由于大陆网络环境,平台上只有部分信息能被发布出来,这使得信息更加具有迷惑性,平台更加难以做出判断,通常的举报也收效甚微

而“开盒”的主要信息包括

  • 本人
    • 基本身份信息: 真实姓名、身份证号、手机号、家庭住址、教育经历、工作单位等
    • 照片: 生活照和证件照
    • 社交平台: 私人账号,包括国内外的各种软件,基本都是和用户名、手机号和邮箱相关联
    • 开房记录: 被用于质疑其私生活
    • 医疗记录:疾病信息、就诊记录等,可能被用于攻击其身体或精神状况
  • 家庭
    • 父母身份信息: 姓名、职业、联系方式等
  • 情感
    • 前or现任身份信息: 姓名、照片、社交账号等
  • 其他: 更有甚者,会开出几乎所有能被网络存储的信息,例如外卖软件订餐记录、购物软件购买记录、身边所有朋友的信息、从事的工作具体内容等等

三、“审判”与“围猎”

在“开盒”行为发生后,往往伴随着对受害者的“审判”。这场“审判”由“乐子人”群体基于“开盒”者提供的信息,自发地对被“开盒”者进行。而这种“审判”往往会演变成一种系统性的“围猎”,对受害者造成持续的、多平台的羞辱、威胁并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精神压力。

  1. “审判”核心维度

主要会从下面的几个维度展开“审判”,往往会带有强烈的主观道德价值判断:

  • 外貌和身材评判: 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攻击方式,尤其是针对证件照这类“盒”消息。无论是一般意义上美、丑、普通,还是高低胖瘦,都会受到不同角度的攻击。对应的羞辱性话语也沿袭了一般平台常见的话术,平时能看到的这里绝对不会少。
  • 是否符合“社会道德”: 即使被“开盒”者没有违法行为,仅仅是不符合“乐子人”所认为的道德标准,例如有感情经历、言行不一等,就会遭到口诛笔伐。很多时候呈现出明显的双重标准,对男性和女性的相同行为进行不同的道德评判。
  • 言论审查: 挖出所有的社交平台账号后,里面的所有内容都会遭到“审查”,在目前大陆的环境里主要会分为政治和性别两个维度的审查。
    • 政治: 审查是否发表过所谓的“反动”言论,包括对社会事件的批评等,这部分类似网络上对其他有一定体量的人的审查,例如几年前陈一发儿所遭受的事件。
    • 性别: 主要针对女性,尤其会关注其是否发表过被认为是和女权相关的言论,例如维护女性权益、批评性别歧视等,由于近几年越来越紧张的性别环境,往往只要涉及到性别的话题就会被扣上标签。
  1. 系统性“围猎”

有人提到过,这些信息,主要是“塔”的信息,就是受害者主动发在社交平台的,因此这些内容就可以被“审判”。诚然,公共平台上的内容是可以被评论,存在不同的声音是很自然的,唯一需要区分的是,这些声音是否构成了系统性的“围猎”。

“开盒”后的“网络审判”往往会演变成一种系统性的“围猎”,其核心特征并非仅仅针对“塔”信息进行评论,而在于其规模性、持续性以及攻击性。乐子人主要会聚集在特定的网络社群,主要是Telegram群组、贴吧和B站中,传播相关的信息。这样的行为很多时候是自发形成的,而非由开盒者直接组织或引导,这样自发形成的群体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和道德观,对同一行为的道德判断较为类似,因此很多时候也会选取特定的消息进行夸张渲染,或者进行添油加醋,目的是为了符合自己和同类群体的道德标准。

尽管如此,依然会有某些人会主导消息的传播,并且由于群体极化的作用,群体内部的情绪和行为会相互影响,从而强化“围猎”的严重性,通常都具有持续性,而非一次性,乐子人们会不断地对受害者进行骚扰、谩骂或者羞辱。

  1. “猎巫”

其中对女性Vup的“开盒”与“围猎”存在一定的特殊性,可以说是中世纪“猎巫”在现代的另一种呈现。他们会分为好女人和坏女人两个维度,长的“好看”和“好”也划不上等号,因为会认为有整容/谈过很多,但如果长得“不好看”,那一定不是“好”的。

“贞洁审判”是这场“猎巫”的核心。乐子人们热衷于窥探女性Vup的开房记录、是否患有性相关的疾病,以及过往的情感经历等等,其核心诉求在于验证“贞洁”是否存续,在他们的认知中,“好女人”必须保持“贞洁”。与之相伴的就是荡妇羞辱,只要有一点蛛丝马迹,就会触发联想、质疑和羞辱。

所有的账号,包括已经注销的都会被查出来,一条条审视是否有“不好”的言论。通常只要触及到性别相关的话题,基本就会被认为是在打拳,“好女人”一定是纯洁无知或者对性别议题毫无察觉的。

此外,乐子人还会对那些支持被“开盒”女性Vup的粉丝进行羞辱,尤其是在胖猫事件后,“龟”、“龟男”这些词汇被频繁用于攻击这些支持者,他们将支持女性的行为等同于“舔狗”、“无脑”,通过污名化支持者来进一步孤立和打击受害者。尤其是在性别议题广泛被视为零和博弈的当下,很多人会认为支持女性就是反对男性,并将任何支持女性都视为对男性群体的“背叛”。

四、心理动因

接着深入探讨一下“开盒”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,主要聚焦于开盒者和乐子人这两个群体。

对于开盒者而言,他们喜欢自诩为真相的挖掘者,他们对于消息的真实性具有病态的追求,尽管很多的消息只是碎片式的,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将消息拼凑,构建出他们想象中的“真实”形象,而他们会认为自己并没有做任何的引导。实际上,他们所呈现的“真实”,本身就是前现代、现代和后现代价值观共同塑造的产物,而非纯粹客观的存在。

由于开盒本身触犯了法律的边界,这种违规行为能够带来一种特殊的快感,此外很多开盒者相信自己的技术能力不会被警察查到,也有些开盒者身处国外,就算被查到大陆的公权力也对此无能为力。而对于乐子人也是如此,在绝大多数情况下,就算是参与了传播或者评论,自己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,最多是被要求删除内容。

如果说开盒者称自己不做任何价值评判,那么乐子人们则热衷于基于这些信息进行网络“审判”,从而体验到一种道德优越感和精神胜利的快感。此外,开盒从来都不是一个人的狂欢,而是深深植根于特定的网络社群文化中。开盒者和乐子人们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得到认同,而网络社群中则可以找到一个获得认同的空间,这种心态可以在“边缘群体”理论中得到解释,即那些在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、缺乏资源和权力的群体。尤其是在女权意识逐渐普及的当下,很多男性感到自己的传统性别优势受到了挑战,会认为自己获取不到性资源或亲密关系是因为“打拳”导致的,从而会将这种焦虑和不满投射到这样的“审判”中,这种“审判”也成为了他们为数不多的“权力”来源,维护自身岌岌可危的“男性尊严”,并借此获得某种虚幻的“权力”体验。

五、权力的镜像

“开盒”行为与现实中的执法行为存在着一种镜像关系。在现实生活中,只有执法机关才能够对个人隐私信息进行调查和公开,理论上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和伦理规范,而开盒者和乐子人则模仿了执法机关的调查和审判流程,却是一种权力的滥用。他们自诩为“正义的执行者”,对他人进行“调查”、“取证”和“审判”,并将结果公之于众。他们还将“开盒”的责任归咎于受害者,并且喜欢受害者有罪论:“只要他们们不做xxx事,那就不怕被‘开盒’。”

这种镜像关系的背后,便是网络空间中权力结构的失衡,“开盒”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其道德“私刑”的性质。如果说现实中公权力的介入主要针对的是违法的行为,那么“开盒”则更多地聚焦于道德层面的审判。开盒者和乐子人往往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,对被“开盒”者和其拥护者进行评判或羞辱,而几乎不必为其行为承担真实后果。

这类侵犯隐私的行为理应由公权力监管,但由于网络环境的特殊性(境外服务器、平台难以删除内容等),几乎不存在任何行之有效的监督。最终导致“开盒”不受法律和道德约束并迅速蔓延,开盒者与乐子人通过“开盒”行为,自我赋予了本应属于公权力的调查权和审判权,并在网络空间中肆意滥用,以“镜像化”的方式上演了一场“道德私刑”的围猎狂欢。

六、蔓延和狂欢

近年来,“开盒”事件在 V 圈内不仅数量激增,还总是伴随着大规模的围观和讨论,呈现出一种近乎狂欢的态势。尽管开盒或许一直都存在着,但至少在三四年前,那时候环境还是很美好,没有那么多戾气和开盒狂欢,创作者们都想着如何带来更好的效果呈现。但是渐渐地,这类事件却逐渐增多,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。

首先,网络空间的匿名性、去中心化等特点,无疑助推了了“开盒”的蔓延,这部分也在前面有所提及,其核心的问题便是责任极其难以被追究,“开盒者”难以被发现或控制,传播者又难以被惩罚,到目前为止,多起严重的大范围“开盒”事件后续都没有什么信息。而群体极化效应也会加剧这一过程,使得观点和情绪更为极端化,极端的情绪更容易在网络中传播。

而在背后,则是很多人现实生活中的全面失权。在现实生活中,许多人感到自己缺乏对生活的掌控力,无法改变自己的处境,甚至难以发出自己的声音。源自于当下普遍存在的压力、焦虑和戾气,失业、学业压力、经济下行等社会问题日益凸显,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感到失落、沮丧和无力。而只有在网络中,通过参与"开盒"和审判,个体会获得一种虚幻的权力感,这种权力感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现实中的失权。

七、阴影下的生存

“盒”威胁,是指还没有开盒但是有可能在某一天就会开盒了。作为一种持续性的心理压力,使得潜在受害者,即V圈任何的博主,都始终处于被监视和可能被"开盒"的恐惧之中。“开盒”者常常宣称"只要素质够高,就不怕被开",这种论调恰如现实中"只要遵纪守法,就不会有人犯罪"的镜像逻辑,和对公权力的镜像构成了十足的讽刺。

而一旦“开盒”成功,受害者又会陷入到双重困境。一方面,在恐慌和急于自保的心理驱使下,他们可能难以做出理性的应对;另一方面,任何解释或辩驳都可能陷入"自证陷阱",而在不得不自证时,又要承担潜在的二次伤害。这种情况下,受害者往往会感到极度的无助和孤立,在更严重的情况下,还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,毕竟自己相当于在一大群人眼里“裸奔”,被无数双看不见的眼睛窥视、评判,还要时刻提防可能来自现实或虚拟世界的骚扰。在这种情况下,来自朋友和粉丝的支持和信任,或许是他们能够继续支撑下去的唯一理由了。

面对“开盒”现象,悲观和无力感是普遍存在的情绪。隐私信息泄露在国内近乎无解,而针对境外“开盒”者的执法又面临重重困难,现实中的失权问题又能如何解?在这种情况下,限制“开盒”信息的传播,不给乐子人提供“狂欢”的舞台,似乎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可行之策。然而,这种策略也只是将“开盒”行为从公众视野中转移到隐蔽的角落,只能等到他们玩腻了的那天,或者,等到新的受害者出现的那天…

八、结

“开盒”背后的集体狂欢,本质上是网络中权力失衡与滥用的体现,由此还会引发更多深层次的问题,我们是否可以用非正义的手段去追求自以为是的“正义”?网络空间的道德与规范应如何界定?当“开盒”披上“道德审判”的外衣,其表现形式却与历史上的“猎巫”运动如出一辙,不过是些陈词滥调的攻击和污蔑。